欢迎访问齐鲁文化教育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文化新闻 教育新闻
领导访谈 执教心得
校园活动 名师在线
法制教育 高校新闻
中学新闻 政策解读
法治文化 交通文化
安全生产 美食文化 生态文化
健康教育 招商文化 金融文化
诗歌散文 旅游天下 科技文化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课堂内外 书画艺术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新闻 >

“中国百体书法”座谈会(百体书法论坛筹备会)在宋庄三义堂艺术

时间: 2018-10-27 22:59 作者:齐鲁文化教育 来源:公益在线 点击:

    公益在线艺术频道讯(公益记者 罗妍妍 梁宝进)2018年10月27日上午十点,“中国百体书法”座谈会(百体书法论坛筹备会)在北京通州区宋庄镇隆重举办,主办方:本次活动由《作家报》报社、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民族民间文化专业委员会事业发展部主办,北京正心正念国学文化研究院协办。

    嘉宾到会前,在艺术馆首先参观了当代文化学者郭谦书画展、图书展,对郭谦先生的几十种书体创作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随后大家又观看了郭谦先生按照清康熙年间孙枝秀《历朝圣贤篆书百体千字文》(八个字换一种体,共计125种书体)创作的百体书法长卷。大家又利用空余时间轮流翻读了郭谦先生撰写的《中国百体书法概述》图书讨论稿,然后开始正式举办座谈会。

    《作家报》总编张富英主持了本次活动,当代文化学者郭谦系统介绍了百体书法的渊源,百体书法发轫于上古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成型于南北朝,历史具体记载开始于唐朝,宋代有部分书体作品开始盛传,到清朝形成了第一次高潮,当代百体书法又进入了第二次新的高潮期。随后他介绍了撰写《中国百体书法概述》一书的主要章节。

    著名书法家孙敦秀(清华大学简牍高研班导师)讲话时说,郭老师的书画展是好戏连台,捷报频传。他的执着精神、劲头和所取的成就感动了我,他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在这一道路上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清楚,他很勤奋,坚持不易。他研究的百体书法在当今书坛爆出了冷门,他有书法实践,书法理论研究,书法史研究,系统地梳理,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值得我们大家支持与参与。随后他又重点讲自己在汉简、简牍上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著名书法家李金泰(中国楚简书法院院长)说:郭老师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本来应该是政府、组织、机构做的。但他十多年如一日地在默默地耕耘,在从事这件有益于中国书法史研究,有益于推动书法文化发展的事,劳心劳力,很不容易,很不简单,我一定尽力支持。随后他提议郭谦先生对这本书中每一个理论概念的阐述更学术化一些,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经得起学术界的推敲。随后重点谈了自己在楚简研究上的情况和进展。著名书法家柏青谈了自己的书道思想,说自己的柏青体(国家字库已收录)不是有意创造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他自己在几十年间研究了几千年的各类实物和书体,把他们综合思量后而逐步形成的。他也表示将积极支持百体文化相关活动。著名书法家大畅说了新书体有三个要素:一是具有个性,用书法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说自己的话。二是具有艺术性,即能用文字的载体传输出美的艺术。三是书写性,书法不是画出来的,而是书写出来的。百体书法的定义需要进一步明确。然后重点谈了自己创作的珍珠隶(国家字库已收录)相关的事情。著名书法家笑琰是河南安阳人,甲骨文出土的故里,他说十多年前他搞甲骨文创作时,甲骨文的字典和字帖等很罕见,现代安阳创作甲骨文的人很多,形成了热度。他由追求刘顺甲骨文的柔美到刀笔刻意,再到融合大篆写甲骨文,逐步有了自己甲骨文书法的面貌。他积极支持组织百体书法等系列活动。文化图书策划人李玉讲了四点:一,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字表达的最大特征,如奥运的图标都是用篆书搞出的,搞这本书很有历史价值。二是中国教育已经把书法列入教学体系,除了国标教材外,还需要百体书法作为地方教材去补充,去完善。三是百体书法具有传承意义,又有创新的现实意义,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他一直推动郭谦先生写这一本书,策划相关系列图书,将会倾力一起做这件事。

    出版社的嘉宾在座谈会上说:我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对百体书法系列图书策划也很欣赏,将积极支持这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之后,郭谦先生又谈了百体书法总体策划构思。他说:百体书法是一个文化大项目,一个文化工程。不仅可以出版系列图书,也可以组织系列文化活动等。并列举了未来可以实施的十几项活动。

   百体书法文化活动策划人杜海义最后讲话说:我非常看好郭谦先生这个百体书法文化项目,我会进一步深入,大家一起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本艺术馆就是百体书法活动的第一个基地,希望大家多回家看看,一起交流,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主持人张富英进行了精彩的小结,然后大家合影留念。下午,各路专家又分别座谈,详细研究百体书法的各项活动。相信百体书法专家的群聚,会形成一股力量,做出一波波的文化活动,去推进当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责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主管单位: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 《教育博览》编辑部主办 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协办 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指导
联系电话:0531--82816922 投稿邮箱:z1z2f3@sina.com
主编微信
凡本网注明“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齐鲁文化教育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