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纵深发展,新的产业集群、新一批“新能源汽车之都”将加速形成,仍将长期引领全球。但供应链体系关键环节、重点要素等层面仍需强化弥补。《报告》认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将延续增长态势,且更加成为多元科技变革重要载体。建议地方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除了“电动化”层面考虑,也可考虑超前布局“智能化”“网联化”“软件化”“数字化”产业生态。
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冯雷博士对《报告》进行解读,还发布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区域产业吸引力指数,揭晓了“2022年度新能源汽车区域产业吸引力30强城市、30强区县以及30强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该指数从企业、人才、资本三个维度,对337个城市(含4个直辖市),2673个区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381个国家级经开、高新区进行新能源汽车区域产业吸引力评价。结果显示,30强城市、30强区县、30强园区在地理空间上有高度的重合,也印证了我国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集群化”的特征。从30强城市的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集群格局凸显,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集群、以广深为龙头的大湾区集群、以北京为龙头的京津冀集群以及以成渝、西安为龙头的西三角集群。
全国多地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多城争夺“新能源汽车之都”特色城市名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站在风口浪尖。风究竟往哪里吹?
“中国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制造业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认为,中西部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新增长引擎,大城市群将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消费区。“高质量”和“市场化”将对行业企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和新挑战,应对产能过剩成本上升、价格竞争将是行业可能需要重视面对的主要问题。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科技研发和创新,扩大民族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代表性区域,几大联合发布方打造产业高地的路径各不相同。保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发展,形成了以长城、中兴、风帆、凌云、立中为骨干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走出了一条民族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保定市汽车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处长何伟介绍,保定以域内五个经济开发园区为主要发展载体,未来将着力于创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集聚区,打造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基地。
常州动力电池产业领跑世界,产能全球第二,全球每10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搭载常州产电池;徐州重点布局整车和核心零部件,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武汉汉阳提档龙阳大道汽车后市场产业长廊,推动汽车后市场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
“互联网+新能源,全球正迎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克生能源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伏达储能数字化研究院理事长严晓表示,AI正在加速“未来智能电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数字化的检测诊断能够赋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优化。他建议政府和行业协会重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价值创造,尤其是汽车售后的充电、车辆的维护保养和二手车交易等环节,在政策和规范上用数字化技术打通产业链、价值链。
“未来5-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亿欧首席顾问、亿欧汽车研究院院长王忠说道。他认为,以技术融合提升智能汽车科技含量,占据发展的快车道,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引领的优势所在。同时,中国汽车加速“出海”,也将会帮助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世界。
冯雷博士表示,火石创造已形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产业数仓,支撑各地产业大脑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可以看到,我国汽车产业格局正在重塑。传统汽车强市将面临来自新势力的挑战,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推进,新一代的“汽车城”正在从厚重型的工业城市向资本技术密集的科技城市转变,传统汽车城若想取得长足发展应当主动拥抱新变化,洞察新趋势,顺应新格局,在产业链核心环节寻求新突破。
(责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