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齐鲁文化教育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文化新闻 教育新闻
领导访谈 执教心得
校园活动 名师在线
法制教育 高校新闻
中学新闻 政策解读
法治文化 交通文化
安全生产 美食文化 生态文化
健康教育 招商文化 金融文化
诗歌散文 旅游天下 科技文化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课堂内外 书画艺术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理论探讨 >

关于加大中学生校园篮球发展,展特色教育的建议

时间: 2024-04-04 14:03 作者: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 来源:说法面对面头条号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三大球”要搞上去,这是一个体育强国的标志。但是作为“三大球”之一的篮球竞技我国与欧美篮球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篮球需要崛起,未来之路须在中学生校园篮球的培养。

 

据《体坛周报》副总编辑、篮球评论员杨毅介绍,国内10岁以下小朋友的技术能力,身体体能都远远超过了世界某些篮球强国少年的,但核心的问题是,这些的青少年绝大多数打到12岁也就是小学毕业不打了、“退役”了。

这种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国情、教育体制固有的思想所形成的;也就是大家的陈旧观念,认为只有读好初中,才能考上高中上大学,脑子里只认可读书才是一切,篮球仅仅就是锻炼身体的运动,并不能作为未来工作,初升高、高考、考研等升学压力,迫使我们的学校、家长、老师对学生在校除了学习以外都是"无用"的观点根深蒂固,对从事体育特长学习的学生,仍旧是学习成绩较差的末等生。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甚至将体育课被语文或者英语课直接占用;把"应试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这种教育模式对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巨大而不可逆转的影响。

篮球课程的开展,虽然可以锻造学生的意志品格,养成良好的体育文化修养,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没有办法向家长和社会交代,更担心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思想阻碍了篮球运动在校园的发展。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学校的升学率与教师的薪酬、学校的声望、篮球教学资源、招收学生的比例息息相关。

头条网络图片

纵观世界篮球强国与我国篮球事业过去几十年发展,可以总结出,校园篮球是中国篮球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育才关键,也是中国篮球事业未来十年展望的根基。可以这么说,做好校园篮球改革,贯彻落实好体教一体化方案,中国篮球将会重新崛起,屹立亚洲之巅,可与欧美篮球强国一较高下。为此建议:

一、实现体教结合,打破中国教育体制的固有思想。校园篮球改革,不能单单是体教融合一句口号这么简单,更需要有一个从国家层面的体系化制度化的改革方案,将校园篮球打造成育才主流,将校园打造成职业联赛甚至国家队的一个人才输送基地,这才是改革初衷。NBA之所以不用青训,这都是因为有NCAA以及各种小学、初中篮球联赛在培养人才,这时候NBA球队只需要在选秀大会挑选人才即可。

二、提升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加大学校资源配置和建设

1)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校园篮球文化氛围的建设和宣传,让学生爱篮球、喜欢上篮球运动,不仅可以构筑和谐校园文化环境;还能健全人格的学生心态,更能提升老师和家长对篮球发展的认知和关注度。

2)加大对学校篮球场地、设施的建设,加强篮球教练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篮球教练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3)国家教育和体育部门要构建全国中小学篮球联赛,形成一股篮球热潮。鼓励学校组织篮球联赛,在一些体育发达城市设立地区性、市级、省级篮球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篮球平台。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体育道德教育,树立集体荣誉观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比赛意识。

三、构建校园篮球俱乐部,多方助力校园篮球发展

由国家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牵头,挂牌监督,让企业打造正规俱乐部,必须是有备案的、具有正规牌照的、受教育、体育、篮协三层监督与考察的正规性俱乐部,它的主旨在于服务校园篮球文化,为上一级单位输送篮球人才,灌输学生对篮球事业的热爱。校园篮球俱乐部在运营、人员配备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一年一审。

俱乐部内部划分“低龄”组、“少年组”与“青少年组”,不能单单按照年级来划分组别,以防出现较为突出的低年级学生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与培养。设立各层级交流赛,设立中学生篮球市级、省级,设立大学生俱乐部国家级联赛,丰富CUBA之外的联赛场次,让更多的人得到锻炼与出场。(文/湖南君杰律师事务所许小军)

(责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主管单位: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 《教育博览》编辑部主办 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协办 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指导
联系电话:0531--82816922 投稿邮箱:z1z2f3@sina.com
主编微信
凡本网注明“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齐鲁文化教育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