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
绿岛的理论架构甚有深意,诗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的世界,一个是神的世界。没有人的世界,诗歌就失去了根本,犹如一棵树没有泥土,没有泥土,根就没有着落,但若只有这一个“人的世界”,那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还不成为诗人。诗人有异于普通人的,是他同时拥有另一个世界,即神的世界。
诗人的工作,是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融为一个全新的、奇异的、充满想像力和既对立又融合的世界。
著名诗歌评论家、北大教授:谢冕
著名诗歌评论家、北大教授谢冕(资料图)
谢冕简介:谢冕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教授、学术委员等多项兼职。他撰写的诗歌及诗歌评论专著多为高等院校的文学教材。
【文军微评】
在两个世界之间游离的感悟
非常欣喜地看到绿岛先生对诗人的两个世界最深刻的阐述。我想,像这样积攒所有精髓
我们在被接受新时代数字时代日新月异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悲切这样的微世界日渐统治至深,会给诗歌乃至其他文体的升华造成极其深刻的副作用影响。
优质的高品味诗歌,源自于与神性频繁地交往。诗人在周密思索与修磨其中,定会领悟到许多别人不曾涉及到的命题的深层次延伸。
《论诗人的两个世界》一书,凝结了绿岛诗人多年来思索沉淀的理性成果。两个世界的清晰而严肃的论断,完全可以看到作者的高屋建瓴地对当今文化范畴的准确精准的新颖的理论判断。
“诗人超越于平面的、现实的生活,依赖于立体式的无限度的想象。”诗人也与凡人一样,生与死的转换就是存在于世间的一瞬间。不同的是,诗歌不仅仅是能叫少数人或是大众化的娱乐歌咏的工具。真正诗歌的不朽传播,会叫后人永久记住!
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辛弃疾李清照岳飞,等等。千百年后,我们不能完整地再现他们的具象,但他们的诗歌震撼力量,时时会牵动于这座星球的角角落落。
不难看出,现今的诗歌或称之谓的诗歌,呈现出“欣欣向荣”全民大发展的热闹场面。微时刻、微关系、微报刊,啥都是成就如此繁荣的最直接的媒介。
表达心境的,歌咏山河的,天天霸屏的,闲情逸致的,总以为沾上一点韵脚就称之为诗歌。几个人凑一块堆儿,就敢成立国字号、世界号的诗歌群网。主席主播编审满天飞舞,各种奖项华丽现身。如此照相当今被娱乐化的现象,我们甚至记不住一句生动出彩的诗句以触动情感。
人活的快快乐乐,但他们的所谓诗歌早已被世俗的浪潮所淹没。闲暇之余的自慰、无所事事的拼凑、随口溜出的罗列,其实与诗歌无关。
我喜欢著作中的这一句:“诗人习惯用泪水浇灌花朵,让它们在梦幻的天国悄悄地绽放。”诗歌是诗人思考经过淬火的刀锋利剑,诗歌是诗人灵魂出窍的涅槃重生!
诗歌有翅膀,诗歌有灵魂,诗歌有温度,诗歌有骨头,诗歌有风景,诗歌有诗心。
绿岛诗人之大作,纵横论天下。洋洋洒洒且深思熟虑,句句细酌且泼墨大气。
人不能永恒,时代不能永存,文化现象不能永是一个模式。诗歌却不这样。精华的令人神往的历经世纪磨砺的,一直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最珍贵的精神遗产!绿岛先生恰恰正在充实自己的作品,也在为这个民族铭刻着未知的诗义标牌。
11、物质世界的参照与寄托
丰腴、广袤的物质世界,为人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关于生命意义的积极参照与情感疆域的无限寄托。我们说,人类的生命是复杂而抽象的一种存在方式,在博大的时间与空间中,它呈现出一种循环往复不断延续接力式的存在状态,所以就有了人类社会的生老病死。而在自然的映衬之下,生命的横断面又是活力四射的,朝气蓬勃的。于是,在大千世界就有了与人类生命相对应参照与寄托。这既是物质世界对人类的惠顾,又是生命的绚丽多彩对于大自然的亲情关照与渗透。
同样为中国古代大哲学家、教育家的孔子,它提出了儒家的核心思想理念就是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孔子认为的最高境界是:随心所欲而不逾距。不逾距是什么,就是不超越礼法、礼数,在规矩、礼仪的范围之内去随心所欲。那么,同样讲的是随心所欲(心灵的自由),庄子的《逍遥游》则又是另外一种洒脱、不羁的生命与自由的概念。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范仲淹的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讲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境界和觉悟。
人类与大自然的直接或间接的对话,是物、我交汇、融合、相克相生的一种重要方式。或者可以这样说,与自然的对话,就是与自然界的心灵、天与地甚至是与神的对话。这个时候,人与物都已经超越了自身的属性,它们裸露着灵魂(本质)的躯体,各自超然于独立存在的藩篱,直到二者化为一体,融为梦相的因果。这时虚无的境界诞生了,佛与禅呈现了。
其实,艺术家(诗人)们的借情喻景,借景抒情,或通过表述的对象暗示、隐喻、释放内心的复杂情感已成惯例,这样的作品更是俯拾皆是。诗人们笔下的山水,并非存在意义的自然的山水,而是他们情感心结之上的拟人化的山水,所以佛家讲“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曹操《观沧海》)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凡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事实上,我们的诗人是在用情感和意象,诗意和文字在与山水、江河、楼宇、雪夜、田园、花草、日出日落对话时,这不是情感与意志的妥协,却是一种运用艺术的手段对于情感与意志的彻底超越和意境的转移乃至于彼此的寄托。
那么,不禁有人要问,我们大量的自以为是的诗人在干什么?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呢,那么我来告诉你,“他们”(诗人),除了在向权力、淫威卑躬屈膝大唱赞歌以外,就是猥琐地躲进阴暗的角落意淫着“下半身”,彼此惬意地玩弄着“梨花体”“羊羔体”之类,他(她)们发誓一定要“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并让恶臭、发霉的“口水”去淹没他们最后的一点良知和尊严。这就是当下的中国的所谓诗坛,这就是当下的中国的所谓的主流诗歌生存的状态。
一山一水总关情的时代俨然一去不复返了,而一名一利总关情的当下,却开启了一个特定时代的新风。
对于现实的冷静而严酷的拷问,就是正视现实,不回避现实并且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做出理性的判断继而再上升到诗性的高度。拷问现实的前提,是应具备犀利的、无情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是冷静的、深刻的,是直指病灶和拨开表象深入实质的那种刮骨疗毒式的揭露和批判。
关于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大都具有一个“反”字的精神,即反思、反抗、反叛甚至是反动。凡是被执政当局(统治阶级)认为是不顺从的、不听话的、不温良的、不主流的,那么他就是不反动的,就诗歌而言,即是“反诗”无疑。我认为,只有“反诗”的存在,才是诗歌里的“黄金”。作为历史上反抗者的诗篇,无论是诗歌中强烈的对于黑暗统治现状的反抗意识与诗歌审美的艺术表现上,都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它可以是冲破黑暗前夜的第一缕曙光,是向往着正义、自由所奏响的奋进的号角,它(反诗)让传统的诗歌赋予了独立、抗争的自由主义精神和为正义流血献身的英雄形象,它拥有了匕首与刀枪的秉性和风骨,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最具批判意识和诗歌美学理想的作品,是被深深埋在历史沙尘中的诗歌里的黄金。
何谓反诗,辞海上的解释是这样的:“具有反官方反政府含义的诗。在封建社会中,当民怨过高时,常会有这类诗出现,目的是破坏当前政府的威信。”另具考证:“反诗,表示造反之意的诗词。《水浒传》第三九回:“黄文炳 看了冷笑。正看到 宋江 题《西江月》词,并所吟四句诗,大惊道:‘这个不是反诗?谁写在此?’”《封神演义》第二回:“只见看午门内臣俯伏奏曰:‘臣在午门,见墙上苏护 题有反诗十六字,不敢隐匿,伏乞圣裁。’” 郭沫若 《牧羊哀话》四:“诗笺一张,明明是首反诗。”
先说离我们最近的一首著名反诗,那就是1976年天安门无名氏反对四人帮的反诗:
欲悲闹鬼叫,
洒血祭雄杰,
再说中国最早的反诗,应该是出现在《诗经》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有些“风”诗“雅”诗反映了奴隶们受奴役的悲惨景况,表现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可视为我国最早的反诗。其影响较大的有《伐檀》、《硕鼠》等。
再看《硕鼠》: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如果说比《诗经》还早一点的反诗,那就应该是商朝冀州侯苏护(苏妲己之父)题在午门墙上的那首著名的反诗:“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面对商纣王的荒淫无度,作为臣子的苏护敢于直言不讳地喊出冀州苏护,永不朝商誓言和决心,这首诗坦荡、豁达,直抒胸臆,没有半点的隐晦和装饰,直接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读来痛快淋漓,不能不说它有一种决绝的胆量和视死如归勇气,我倒是由衷地愿意为苏护这个历史人物喝彩,为这首充满了正能量、正义、正气的“反诗”击掌喝彩!这首诗,也再一次验证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道理。尽管《封神演义》是一部著名的神话小说,但是神话的基础也是由人来构成的。
如果说上面的呐喊、心声、怀疑还显得直白或缺少那么一点诗意的话,那么唐朝末年黄巾军起义首领冲天大将军黄巢的《咏菊花》,则是达到了相当的诗歌意蕴和艺术境界:
待到秋来九月八,
冲天香阵透长安,
三首诗可谓代表了黄巢一生的三个重要阶段,从少年到中年再到晚年。三首诗无不囊括了诗人丰富多彩轰轰烈烈的一生,从少年励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远大心胸,到我花开后百花杀,直至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烈与铁血,再到铁衣着尽着僧衣,独倚栏干看落晖的洒脱与空灵境界的再现。
历史上,流传最广的反诗,也许就是宋江酒醉后写在浔阳楼墙壁上的那两首(一诗一词)反诗。
其一《西江月》: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其二: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不过,全诗的落款:“郓城宋江作”,倒是颇有几分大丈夫气,可见宋江终归还不是简单的“池中之物”。
下面就介绍几首有名的反诗: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朱元璋)
收拾残破废经营,暂驻商洛苦练兵。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太平一统光世界,威风快乐万千年。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汪精卫)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记得,我曾在长诗(谭嗣同诗传)《血祭》的题记中,说过下面一段话:余观中国近、现代史,惟谭嗣同、鲁迅二公堪称顶天立地伟丈夫也。吾辈尝以诗传之,欲张其魂魄,扬其精神,实乃使命所属耳!余寒门布衣,却愧为中华后人而苟活于世。虽当下碌碌者众,鬼魅横行,指鹿为马者比比皆是,更况适逢诗境惨淡厄运之际,人伦亡命天涯之秋,亦不敢怠慢于一二也。公之英魂,理当日月千古。
特殊的历史时期,反诗就充当了造反起事最初传递的信号和宣传鼓动的工具。事实上,起事者的武装起义造成全面烧杀抢掠的混战局面,战争往往是经年不息尸横遍野,大量的建筑、文物被烧毁,大量的民生妻离子散甚至死于战场,到头来承受战争之苦的仍然是民众百姓。一旦造反起事者推翻了旧的统治,自己坐上宝座走上了统治地位之后,依旧鱼肉百姓花天酒地起来,最终还是做了新的暴君。如此的往复、更替,杀戮的战争游戏在流逝的光阴中无情地循环,演绎。于是,一部几千年的历史就这样用血和泪铸就而成。
其实,诗歌作为艺术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它始终都是以代表诗人的情感和意志为前提的。事实上,诗歌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以至于面对现实的黑暗、丑陋现象的批判或反抗,则体现了诗歌作品强大的社会功能和艺术良知,而反映民生疾苦、生命状态和社会动荡不安的诗歌,几乎是从《诗经》诞生之后就再没有中断过,这样的诗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比比皆是,是历朝历代诗人诗歌创作的主流,这个主流被我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广泛运用,绝不仅仅是在诗歌创作上,几乎贯穿于所有的艺术作品之中。
从广义的理论上讲,所有批判现实主义的诗歌都是反诗,它反对的是现实的严酷无情、反的是假、丑、恶在现实社会中的横行与泛滥,反的是世道的残酷与人情世故的冷暖,反的是物欲的横流与人心的叵测。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所谓反诗,就是反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不公现象的诗歌作品,它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最优秀的代表作品。具体地说,它是对社会黑暗、丑陋现实的抗击和回应,它是以诗歌的表现形式,对于现实存在的深刻解剖和一种强烈的情感抒发,是诗言志的最终体现。
试想,在一个拜物欲盛行人伦道德底线沦丧的社会,有谁能够理解这样的诗篇,又有谁能够有这样的高度走进生命的诗意和诗意生命的理想之中: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谭嗣同)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汪精卫)
洒血祭雄杰,横眉剑出鞘。
关于拍马屁的诗歌,我曾在一篇《诗歌里的异类》的文章中,做过这样的表述:从理论上讲,马屁诗的最高境界和审美对象,莫过于拥有最高的权力者,而在“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的封建社会,皇帝则是最大的马屁对象。若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层面考察、探究马屁诗的艺术效果与满足被拍者精神的愉悦和内心深处的某种惬意感,其关键就在于“恰到好处”的拿捏与才华、胆识(厚黑)的在特定地点、特定环境以及特定时间的合理而巧妙的运用。我以为,这个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首先是先有了对于“马屁”的需求,特殊的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自觉不自觉地拥有了受用马屁的特权,而后才应运诞生了“马屁”这种龌蹉的扼杀人性的言行和举止,其实,马屁诗只是马屁大军系列之中的一个小新的分支而已,它也只是表现了部分文人墨客的懦弱或丧失自尊与良知的丑态真是写照。
真正诗歌的尊严和与身具来的神圣性告诉我们,诗歌只歌颂人间的大爱,人性的美好以及大自然的和谐美妙,它只能不断地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于正义、真理的捍卫,率领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逐步达到一种和谐的、艺术的、诗意的、想象的甚至是浪漫的自由、和谐的世界。相反,各色马屁诗人的马屁诗,只能是诗歌里的异类或另类,不足道也。
那些具有铁血气概,硬骨头精神,气势恢弘而又浩瀚汪洋的诗歌篇章,在当下虽不多见,却也不乏其人。这些诗人一腔铮铮的傲骨,恪守艺术的良知与道德的底线,以其真善美的高尚情操,追逐正义、真理、善良和博爱,他们用诗歌弘扬、讴歌人性的美好,对于正义的向往,对于英雄的崇拜,对于时代的敬畏以及对于社会异端的匡正和鞭笞。
——(摘自峭岩长诗《烛火之殇》)
没有哪一个夜晚/比今夜更深长/没有哪一个夜晚/比今夜更神圣/雁儿啊/
举过8848米之巅/而纯洁如雪/艳如莲花/你的一夜之变摧毁太阳的光芒/世界因你而重生/面对你的博大你的选择/我还能说什么呢?/那一夜之后刀枪重新站成队伍/唐蕃边塞出奇的安宁/是谁说“爱是火,它可以烧毁/也可以抚平。”/
像你/在刀枪剑戟之上/在战火硝烟之上/在仇山恨海之上/在和平安宁之
——(摘自峭岩长诗《跪你一千年》)
我要过江/把军衣撕成两片/一片做船 一片做帆/把肋骨抽出/ 两根/ 一根左桨 一根右桨/我要过江/红旗在前/我要过江……
我仰望呵/那令我敬意的斧头镰刀依旧锃亮/我仰望呵/那令我倾心的红旗依旧猎猎东风/我的初衷不会更改/举起的拳头高过山顶/喊出的誓词如金掷地 /字字铮铮/ 忠于那面先进不能再先进的旗帜/热爱先进不能再先进的政党/ 我平心静气的上班下班/我油然自得的走走停停/因为呵/我听到大地深处的血液在燃烧
/在高天/ 在四海/ 在角角落落/在时间的链条上/锻打斧头镰刀的声音/此起彼伏/ 铿锵有声……
——(摘自峭岩长诗《遵义诗笔记》)
这样的诗章雄浑大气,肆意宏阔,如排山倒海的的巨浪横扫一切;这样的文字是重金属的声音,足可以穿透时间与空间的围剿。而我们所说的对于现实的严肃拷问和对于历史的凝眸与追思,在峭岩三部长诗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诗歌对于时光的超越,而后又将尘埃中的时光注入诗性的灵光,拉回到现实的阳光之下,诗意是感性的、血肉模糊的,诗歌的语言却是痉挛的、爬行的、立体的。在这样的诗歌中,厚重不是一种品质的呈现,应是诗歌本身给予诗人正义、高尚的天职的一部分。
三部作品其高度的思想性与高度的艺术性,完全代表了峭岩诗歌创作的最高艺术成就,而三部作品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艺术感染力,也堪称是峭岩诗歌的扛鼎之作。
我敢断言,自从有了诗歌的历史以来,这历史上所有的所谓“反诗”都将是诗歌里的黄金,而所有花样百出马屁类的歌功颂德的阿谀奉承的文字,必然都是诗歌里的垃圾。关于反诗的内容,后面还将做必要的介绍。
14、英雄主义崇拜
英雄主义是指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坚强、首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行为。其特点是:反映当时的历史潮流和社会正义,敢于克服超出通常程度的困难,主动承担比通常情况下更大的责任,敢于向社会上的反动、黑暗势力以及自然界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产生于表现广人类与自然斗争的古代神话传说,其中的英雄具有超人的力量并为人类建立了殊勋。
以上是百度和辞海关于英雄主义的定义。那么,英雄主义分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英雄主义。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的民族英雄们灿若星河,他们如浩茫的历史天空上的恒星,光芒四射寰宇生辉。他们是历史的脊梁,更是一个民族前进、发展的引擎和原动力。没有英雄就没有历史,在历史的画卷中,每一个足迹都是英雄的足迹或与英雄有关的足迹。所以说,创造历史的是英雄,是英雄主义的大无畏的精神和壮举,而不是神。
雍容、华贵、大腹便便的官n代(也许是富八代)的井底之蛙先生或女士,虽名牌加身顶子上环绕了几分头衔的光环,也不乏且气宇轩的大腕风范,他们却当下的中国以及中国当下的诗坛,井底之蛙俨然成为了俗家热捧的偶像,戏子们的咸鱼翻身以及他(她)们用金钱的标签显示出的颜值、身价,证明着一个民族已经进入了一个虚无与物欲的时代深渊,集体的无义、无信,大面积覆盖式的无德、无道,势必导致一个民族精神的整体塌陷。
没有了英雄的时代,自然就没有了眼泪,那么上帝呢,已经变成了红尘脚下爬行的蝼蚁。于是,我想到了前不久的一首诗歌《酒话》:
子夜,天和地都已放下了牽掛
你說,趁著姣好的夜色
也無須目光的叮嚀
酒徒綠島莊重地將三碗酒斟滿
一碗給紅塵
喝了这碗濁酒
紅塵依舊滾滾淚流滿面
喋喋不休
酒徒綠島把第二碗酒倒滿
已是淚流滿面嚎啕大哭
詩歌儘管躲在一隅
上帝噗然跪地虔誠地對二位說道
我是螻蟻
最後他們將一轮红日倒進了碗中
羞澀的黎明
如今的问题是严酷的,不容回避的,刻不容缓的,直接危害着民族存亡的大问题。无数的贪官(官僚的精英)取代了英雄的位置,金钱成了全民追崇、追逐、奋斗的最大也是最直接最明了的目标,与其说是目标,不如说是猎物更准确也更形象一些。
能够滋生、豢养、培植并能够容忍、纵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轻发落、处置如此众多贪腐官员生存的土壤和相关的国家机器,将是举世无双的,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和超越吉尼斯历史大全记录的真正的壮举。
第11节: 诗人与人的世界
诗人,只歌颂母亲和爱人,这句话是著名诗人峭岩说的,对于一个诗人来讲,这句话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更是他(峭岩)对于诗歌创作半个世纪的切身感受。
生命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对于母亲的敬重、敬爱,对于母亲的至亲至爱就是对于生命与人性的敬畏,就是做人的最起码的标准。
事实上,一个始终怀揣着母亲意象的诗人,纵使是行多远的路,攀登多高的山,涉多么深的水,他们的心都将会凝重而踏实,健硕而勇敢。相反,那就必将是一个萎缩的、自私自利的、狭隘的、偏执的伪诗人。
爱情伟大的本身,就是直接源自于生命本体的伟大。更多的时候,爱情不是一种单纯的美好的感觉,而是由这种美好的感觉升华到对于爱情最为自由、温婉的想象。由此,除了彼此相爱的本质之外,想象(或保持对爱情的幻想)将是爱情的永不干涸的肆意而汹涌的汪洋。为此,爱情无疑是人类诸多的情感中最浪漫和最诗意的一种感情。可以想象,没有爱情的世界,将会是一片死亡的沙漠;没有爱的世界,人类将是这片死亡沙漠中的一具具沉睡的化石和冰冷的僵尸。
但我还是最欣赏泰戈尔的这句名言(诗句):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也许,诗歌的力量,就在于此。
下面排列的,是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的爱情故事,并且这故事都是真实存在的。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一个是被临邛县令奉为上宾的才高八斗的辞赋大家,一个是孀居在家的美艳惊人的靓丽佳人。他们的故事,是从司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弹唱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开始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种在今天看来也是直率、大胆、热烈的措辞,自然使得在帘后倾听的卓文君怦然心动,并且在与司马相如会面之后一见倾心,双双约定私奔。
效仿的榜样。这之后还有一个事件值得一记:司马相如一度迷上了某才女,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这样的句子“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终使相如回心转意。
克娄巴特拉与恺撒、安东尼
举世闻名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与罗马将军恺撒马克·安东尼之间的恋情甚至影响了埃及和当时世界的历史。
公元前44年,恺撒死于反对派的突袭之后,克娄巴特拉感到失去了靠山,转而依靠罗马“后三头”之一马克·安东尼,用同样的手段赢得了有勇无谋的安东尼,再一次使自己王位稳固。她与安东尼共生三子。
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所谓“君王从此不早朝”,为了两情欢爱,可以把国事先放在一边;而从“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后面,我们看到玄宗甚至动用了他手中的权力来取悦杨贵妃,这样的做法出发点固然是为了爱,但皇帝毕竟是皇帝,他所做的一切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必然要牵涉到政治的东西。这使得他们的爱情不仅单纯,最终敌不过政治: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玄宗匆匆出逃,发生马嵬兵变,杨贵妃被赐死,就算是皇帝也挽救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的性命。他们的爱情虽以悲剧收场,但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那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种爱情,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皇帝与妃子之间的感情,上升到了真正的爱的层次,这也是后人广为传颂其爱情故事的原因。
白朗宁与马莱特
1845年,长期瘫痪在床的伊丽莎白·巴莱特在英国诗坛声名鹊起,其地位已取代衰老的华兹华斯,而与丁尼生齐名。本来就钦慕她的诗才的白朗宁给女诗人写了一封信,大胆地对她说:“我爱极了你的诗篇——而我也同时爱着你……”。女诗人接到信后也给他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两人从此开始频繁的书信来往。在白朗宁的多次要求下,女诗人克服从不见生人的习惯,两人有了第一次见面。哪知三天后,抑制不住强烈感情的白朗宁竟给女诗人写了一封求婚信。39岁的女诗人这时躺在床上已有24年,她对结婚一事早已没有想法,认为自己不可能嫁给比她小6岁的白朗宁。她拒绝了他。尽管如此,两人依然保持亲密的交往,直至达到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这奇迹发生了,伊丽莎白突然能下地自由行走了。尽管犹如暴君的父亲完全不同意她的婚姻,她还是勇敢地投入了白朗宁的怀抱,两人一起远离家乡,到意大利生活,后来还生一下孩子。爱情的力量使白朗宁夫人原本孱弱的生命延续了15年,并使她写出了更多优秀的诗篇。
孙中山与宋庆龄
志同道合最容易成伴侣,孙中山与宋庆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交往,用“爱得轰轰烈烈”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陆小曼的丈夫王赓时任哈尔滨警察厅长,虽不在北京,但侯门如海,徐志摩要用钱来贿赂门房(每次500元)才有可能与陆小曼见面,而陆小曼给徐志摩写情书不但要用英文,连寄信也只能自己抽空出去寄。几经波折,徐陆二人的恋情愈演愈烈,弄得满城风雨,王赓甚至还拔出枪来威胁陆小曼,但这一切都遏止不住二人的热情。对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郁达夫的看法颇为中肯:“他们的一段浓情,若在进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的小曼,热烈诚挚的志摩,遇合在一起,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举行婚礼,梁启超为证婚人,胡适为介绍人。他们的婚礼,真可以算得上是“别开生面”,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老师,在婚礼进行中引经据典地来了一通训词,训斥这一对新婚夫妇“你们都是离过婚,重又结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最后还来了一句“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的结婚!”但徐志摩这样的历尽千辛万苦去追求,去试验梦想中神圣的爱的境界,虽有“不顾一切,带有激烈的燃烧性”且“不管天高地厚,人死我亡,势非至于将全宇宙都烧成赤地”的热情,终于还是落个失败的结局,思之令人感慨。
法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与西蒙·波伏娃的爱情尽管没有附丽于婚姻,但却长达50多年并终其一生。1929年,青春年少、生机勃勃的萨特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好友尼让、埃博德组成“三人帮”,如痴如醉的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这时,西蒙·波伏娃一位年轻、聪颖而清秀的女朗进入了萨特的生活。温莎公爵与辛普森
1936年元月,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继位,成为爱德华八世。国家大事的重任丝毫没有减低他对沃利斯的爱,他向王室宣布要和沃利斯结婚。这时,沃利斯与丈夫欧内斯特的离婚宴也摆上了日程。爱德华八世的决定遭到朝野强烈的反对,他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一人结过两次婚的女人成为王后。多次交涉未果之后,爱德华八世决定逊位来完成这桩亘古未有的婚姻。顶着来自皇室、首相以及新闻界的各种压力(沃利斯也成为英国早期“狗仔队”捕猎的对象),爱德华八世逊位而成为温莎公爵,1937年终于在法国与沃利斯成婚。对于失去王位以及永远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温莎公爵对沃利斯说:“你可别后悔,我丝毫也不。我只知道幸福永远维系在你的身上……”
台湾作家三毛与荷西的故事浪漫而缠绵绯恻,尽管两人都已逝去,但他们仍是无数少男少女心目中的爱情偶像。三毛和荷西相识在西班牙,当时三毛念大学二年级,两人常常一起看电影、逛公园。一天,荷西对三毛说:“你要等我6年,我有4年在大学读书,加两年兵役要服,6年一过,我就娶你。”后来两人分手了。按照承诺,以后的6年中他们没有任何联系,这其间三毛去了德国、美国。6年后命运再度将三毛带回马德里。这天,有位朋友打电话给三毛:“快来,搭计程车过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的三毛匆匆赶到朋友家。朋友神秘地让她把眼睛闭上,三毛只觉得一双温柔的手臂把她整个儿抱了起来,张开眼一看,哎呀!不得了,竟是那位身材高大、长满胡须的、她当年的小朋友——荷西。两人热烈亲吻、拥抱后,荷西把三毛带到自己的屋内,满屋子三毛的巨幅照片再一次让三毛惊呆了,6年来,荷西一直惦恋着她。三毛感动至极,对自己说:“这一生我还要谁呢?”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充满温馨和情趣。三毛说“因为幸福的满溢而怕得悲伤”。悲剧果然降临,在一意外事件中,潜水员荷西过早地离开三毛而去,痛不欲生的三毛几次试图自杀,终因亲情难舍而止步。然而,数年后三毛还是自缢于医院,不能不说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峭岩长诗《跪你一千年》——献给文成公主的99首情诗
一、跨越时空的生死绝恋
1. 大爱的旷野走来诗人的身影
这种从骨子里迸射出来的情愫,直接来源于诗人对民族对历史的敬仰和崇拜,来源于对生命对时间长河的透彻感悟和深刻理解,也来源于诗人内在的功力与博大的诗性修养。试问,在这个苍茫的人世间,有跨越一千三百年时光的绝世恋情吗?有死了九十九回然后用灵与肉做成诗篇郑重献给前世恋人的吗?没有。有仅仅是为了一段民族的情节去将自己的情感投掷于历史沙漠的吗?也没有。峭岩用他撼天地泣鬼神的诗行抹去了历史的空白,在当代诗歌的沃野上绽放了一枝奇葩,这是历史的绝唱,更是绝唱的历史。
“你是女子中我唯一敬重的女人/你是为土地献身的女人/你是唯一住进屋脊神殿的女人/你这个为爱而藏化的女人/当你对雅鲁藏布江梳妆的时候/枪戟就收敛了羽毛//雁儿/为了你/我在1300年后的月亮下写诗/想你/念你/ 呼你/ 唤你//你听到了吗?//你就这么走了吗?/只把湿漉漉的凄梦留给了我/我把我举上城头的落日/注目一朵花的远行。”
“雁儿,我以虔诚之心告诉你/冥冥之中我死了九十九回/我又 从九十九回中复生/我沿你的雪山攀越/我顺你的河流漂流/你的神山圣水是我不尽的圣晏/让我从沧桑里年轻/雁儿,在接近你的门前/我要用我的头颅做锤/敲过九十九下/九十九下都是我血写的献歌 /此时,我敲了最后一声/你听到了吗?/请你开门/我來了……”
诗人坦荡无私的情怀,无疑确定了诗歌主题与意向的高度。当我们俯瞰那段历史的旷野时,穿越这些林立的五千行诗歌的乔木,不难发现一个情感勃然的身影向我们款款走来。多少不乏沧桑的脚步,点燃了前世生命中所有的激情,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夙愿,他和他绽放的诗行,将那段传奇的历史变得馥郁而芬芳。
当代诗歌的宿将中,仍能肩上扛着历史的负荷,携使命与信念 勇往直前,并毫无懈怠地忠实于诗歌的创作的,如峭岩者寡矣。
《跪你一千年》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名字雁儿(文成公主的名字叫李雁儿,也有记载李雪雁的),她即是主人公的名字,也是诗人情感世界中的一个复合体。她是一种具象的表述,也应是现实生活中某种抽象的集合。
诗人决意要为这个梦中的情人(雁儿)披肝沥胆,哪怕是做一只羔羊,也要跋山涉水追随她远去西域大漠的踪影。诗篇中“我”的苦恋与执著,坚定与顽强的信念,让人看到了一个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伟大男性的坚韧。
这是怎样的一种牵挂,牵肠挂肚的思念中涌动着一股思念爱慕的洪流,将西域干涩的疾风和大漠西去的车辙无情地淹没。如果说这是因深深的思念、牵挂而生发出的某种想象或意念,那么下面的句子则是诗歌语言意境的极致。“在这样的日子/我必须学会写诗/用诗排解花开花落的细节/填充情饥念渴的烦恼/那样,你会从节拍与律动中走来/我们一同修辞修韵/共一片蓝天//我还会学着山鹰的样子/向雪域飞去/落在布达拉宫的金顶/聆听震慑雪豹的鼾声/偷窥一朵花的安谧/消化一个从肉化魂的过程/祝福我的女人//我心依然跪下了/长跪不起/为我的女人/你的不眠之夜就是对我的祈福/跪你一千年/我没有眼泪。”
爱情的激流是诗人生命中的血液,多少爱情的诗句呵,是诗人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的永不折腰的筋骨。
二、宿命的约定与前世的承诺
峭岩在谈到这部长诗的创作过程时,不无激动地对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悬疑而又传奇的真实故事。虽然我们都是无神论者,但我还是愿意把它郑重地写到文章里,姑算是对这部情诗的另一种理解和诠释吧。
意想不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半年之后,他们一行在完成西藏采访任务之后回到成都,开车去九寨沟拍照,返回的途中由于司机疲劳驾驶,车子摔进波涛汹涌的岷江,五人不幸葬身于江中……。
不知道,走向你的路/竟是如此不平/丽日高悬/那不是对我的祝福/它挖下的陷阱,凶涛,恶浪,岷江/我的 未葬身之地//险遭不测/我从水里抽身/惊梦从泪里抬起头/怀疑,惊愕,庆幸/那次的险恶环生的行程/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呀/雁儿 // 梦,从此中断/可险山恶水没能断开我的眼睛/那一缕如剑的光芒/无时不在长嘶/啸天,啸夜,扑向你//匆匆的脚步翻越/秘密的约会 潜行/世上/我不再相信核的能量定义/有谁会测出心的高度和无垠 /就是一叶心瓣/也能绿满千年四季青青//我把惊恐收起来/绑紧腿上的布袋/日夜走向你/我不认为你我的距离是距离/心与心的距离 /不就是一个没字吗?/山高水长/那可是诗的故意//请相信我/雁儿,你的故事属于我们/属于时间的大唐威仪/属于爱的黄钟大吕/ 你向前的身姿/永远属于诗歌/属于精神/属于火种//你是女子中我唯一敬重的女人/你是为土地献身的女人/你是唯一住进屋脊神殿 的女人/你这个为爱而藏化的女人/当你对雅鲁藏布江梳妆的时候/ 枪戟就收敛了羽毛//雁儿,为了你/我在1300 年后的月亮下写诗/ 想你,念你,呼你,唤你/你听到了吗?
也许,我们为之庆幸的还不是诗歌文本的魅力,而是爱情的伟大和永恒。
16、灵魂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
由思想的独立到灵魂的独立,是一个漫长的飞跃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后天的诸多方面的修炼和心灵、意志的磨洗与淬炼。而诗性的完全介入和渗透,让这一过程显得格外的孤傲和圣洁。其实,诗人做到了灵魂的独立,就做到了人格的独立和尊严的独立,这种人格和尊严的基础,当是诗歌崇高的本性之所在。另外,只要做到了灵魂的独立,心灵也就找到了自由的空间。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发自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行走于诗意疆域的庞大而恢弘的意念(意象),这种意念往往借助于想象的翅膀,来实现心灵的涅槃并达到最大化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的本质,说回来就是广义上自由的含义。
经典诗歌的力量已不是力量本身,是穿透时光之后的某种宁静与安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只要达到了灵魂的独立和心灵的自由,诗歌是可以与神对话的。而诗人所能做到的,就是让他的作品最大化的显示出艺术的本能。
(本文摘自绿岛著《论诗人的两个世界》第四章)
绿岛简介:著名诗人、评论家。现为中国萧军研究会副秘书长,华夏新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华文爱情诗学会执行会长,《伊甸园》诗刊总编辑等职。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等著作十余部。长诗《骨头的硬度》(鲁迅诗传)获“中国当代首届长诗金奖”大赛金奖,获“第三届《新国风》杰出诗人奖”,2017年,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百位最具实力诗人”称号。
崇尚自由、独立意志下的心灵写作,强调诗人和他的作品(诗歌)要有社会良知和道德底线。绿岛认为:诗人有维护诗歌尊严和其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和义务,诗人全部的话语权是作品(诗歌),而决非诗歌。
著名作家、评论家刘辉(文军)(资料图)
刘辉简介:刘辉(笔名:文军)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老北京那些事儿》系列丛书作者;中国萧军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残疾人写作学会名誉会长。《新国风》诗刊副主编。华语红色诗歌促进会副会长。《法制晚报》‘’京味儿版‘’专栏作者;喜好“京味儿文学”、诗歌、诗词创作;喜好并应邀为诗人作家的作品撰写评论序跋等。个人作品多在各报刊、网络、广播电台发表、音频、或登转载。
(责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