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齐鲁文化教育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文化新闻 教育新闻
领导访谈 执教心得
校园活动 名师在线
法制教育 高校新闻
中学新闻 政策解读
法治文化 交通文化
安全生产 美食文化 生态文化
健康教育 招商文化 金融文化
诗歌散文 旅游天下 科技文化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课堂内外 书画艺术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诗歌散文 >

为您倾情推荐建国70周年征文作品——我爱我的祖国(鲁峰)

时间: 2019-04-30 16:57 作者:鲁峰 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 点击:
我心爱的祖国
作者:鲁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
……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每当响起这首《我和我的祖国》的配乐时,我的内心都会莫名地兴奋,激动和感动,禁不住会跟着节奏哼唱起来。这首歌的歌词自然朴实,亲切感人,形象生动,它虽然没有群情激昂的豪迈曲调,但是它却有对祖国母亲委婉的——爱的诉说。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写下每一行字的时候,我面对着地图上的长城,面对着地图上的黄河,面对着像母亲般温柔而又坚强的祖国,突然,我的心中又有一种“紧张、激动和莫名其妙”的感觉。也许,这就是“母子”之间的亲情之处吧!
       我是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今年35岁,出生在上个世纪有名的穷山沟——沂蒙山区,这里是闻名国内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被称为“山东小延安”,今日的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齐名并列华夏。说起曾经的沂蒙山区,从而会让人想起抗战时期的沂蒙山人民,20万乡亲推起木车踊跃支前,最后一碗面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想起八路军115师司令部驻地,曾驻扎沂蒙青山攻克孟良崮;想起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王牌74师;想起红色革命电影——《红日》,国军王牌师74师长张灵甫绝望中饮弹身亡;想起年轻的沂蒙红嫂,挽起衣袖乳汁喂战士;想起红色经典歌曲——《沂蒙山小调》、《沂蒙颂》《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唱响祖国大地,令人啧啧称赞,令沂蒙山人民自豪不已。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英雄故乡——临沂。
       说起家乡,沂蒙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底蕴深厚,名人荟萃。历史上曾出现了诸如,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书法家颜真卿,思想家荀子,昔日学霸匡衡,秦朝名将蒙恬大将军等历史文化名人,由此可见,临沂市不失为一座人杰地灵之城。
       今天的沂蒙山区,已改往日的贫困现状和落后面貌,它已经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自信的姿态呈现在齐鲁大地上。今日之沂蒙,已经是全国闻名的商贸名城和物流之都,是全国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也是山东省地区中心城市,更是一座年轻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市。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热潮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党中央明确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瞻远瞩的实施了“一带一路”国际商贸融合战略,使得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不断提高。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今日祖国的文明富强,感受到了祖国大地的温暖融融,感受到了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上升所带来的种种体验。同时,我也知道,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知道我的肩上将应肩负起一种使命,一种勇气,一种信心,一种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心境。
       在过去的上个世纪初,中华民族背负了太多沉重而又不堪的历史包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的外来挑战,中华民族一度到了岌岌可危的民族存亡阶段,幸好中国共产党出现了,掀起了全民族统一抗战的高潮,及时挽救了华夏大地,挽救了处于民族危亡中的贫弱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目共睹,世人皆知,令世界刮目相看,更令诸国心生羡慕。
       回首祖国母亲的昨天,我看到,每一页都写满了艰辛,每一页都写满了痛楚,每一页都写满了悲怆,每一页都写满了努力,每一页也都散发出了辉煌。站在祖国的大地上,犹如站在了母亲身边,我想我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祖国母亲说,但是祖国的伟大,母亲的慈爱,又使得我不得不说。
       看着祖国母亲的今天,我感到身上充满了无穷的力量,那是什么?我想,那就是自豪和满足。也是我更爱祖国大地和祖国母亲的唯一理由。
       很早,我就想对我的祖国母亲说,只是没有机会畅所欲言。今天,我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利用好这次机会,对我心爱的祖国,我心爱的母亲说,“让我用我的全部来报答您吧!”
       也许,这会有人认为我是在说大话,但是我相信:“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热爱自己的祖国,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热爱自己的土地,没有哪个国家的子女会愿意看到自己的母亲受到伤害。如果祖国母亲受到了伤害,作为国民,作为华夏子孙,我们都是第一个有理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来保护她的,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崇拜祖国的今天,珍视今日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更加崇敬保卫她的军人。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领土主权完整是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来捍卫和守卫的。确切地说,开国领袖毛主席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话说的非常直白,但是说的也非常准确和贴切,深刻地阐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之时的处境。
       祖国是神圣的,保卫她的军人更是神圣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他们身上肩负着一种更伟大的使命。可以说,没有军人,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幸福家园。因此,我们要更加尊重、崇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军人。
       我的父亲,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老兵,他16岁就毅然穿上军装,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爷爷、奶奶,来到了距离家乡几百公里的军营——参军报国。父亲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参军入伍的,他所在的部队是在我省的省城——济南。提起济南,会让人们想到热情喷涌的趵突泉水,想起闻名的大明湖、大观园,会让人想起那位曾经在《济南战役》电影中被俘虏的国民党将领——王耀武。更会让人想起那插在省府护城河畔上写有“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五星红旗。
       此时此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的内心,我感觉到我的情绪异常高涨,难道我要压抑我自己?不,我想,我不能。因为那是在扼杀我,是在摧残我......
       前面说到,我父亲所在的部队是在山东济南,他是部队炮兵连里的一名侦察兵,平时训练异常艰苦,因此他的军事训练成绩十分优秀,受到连队干部的赏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组织上准备为他提干的阶段,常年卧病在床的爷爷在此时因病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了我可怜的奶奶。由于家里大伯,二伯因病走得早,家里就剩下了我父亲一个男丁,他实在放不下家里的老母亲,迫不得已,向组织上提出了退伍复原回家的请求。因此,连队干部多次找父亲谈话,告诫他“这个时候不能回家。”而父亲也知道此时回家将意味着什么。
       俗话说,“自古忠孝两难全”,没有什么比二选一更难选的事情了。于是,含着泪的父亲忍痛割爱般地离开了他心爱的部队,离开了他的战友,离开了让他后悔一辈子的部队......每当在家里跟我说起此事,父亲都会说这是他人生中走错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可是现在的父亲,除了后悔,苦恼和沮丧,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当过兵的人都知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哪位军人一辈子不离开军队,也没有哪位离开部队的儿郎不会放声痛哭.....
       记得小时候,父亲常给我讲述一件发生在他部队的“军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是上个世纪70年初,父亲所在部队的雷达系统捕捉到一个可疑信号,在离地面数万米的高空,有一“不明飞行物”,父亲说,这很有可能是M国的高空侦察飞机,他们在利用先进的侦察设备在侦察我国的军事情报,但是由于当时我国武器装备的不足,部队里普通的高炮很难打到他们,气的父亲所在连队的官兵咬牙切齿,只能干瞪眼。父亲猛吸一口烟接着说道,如果是放到现在,甭说它几万米,就是几十公里,几百公里,也跑不了它......
       每说完这些,父亲都会叹口气,我明白他,他也是在为祖国着想啊,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他还是一个退伍老兵呢!作为父亲的后代,我想我没有理由让他失望;作为国家的一员,我更没有理由让祖国失望。
       的确,以我们国家今天的经济发展速度,今天的国防力量来看,我们已经可以自豪地拍着胸脯说,我们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屹立在世界之林,我们已不是百年前受尽外敌任意屈辱的“东亚病夫”了,我们国家的军事装备力量更是在世界上排名前列,仅次于世界警察——美国。
       今天,面对着我亲爱的祖国,我想起了很多,很多,想起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想起了祖国的明天,想到了祖国的未来,想起了父亲,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我的孩子,我的爱人。我虽然没有诗人舒婷那样的优美诗句,但是我有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怀。因为,我是她亿万细胞中的一员,是她广阔海洋中的一滴水,是她海滩中的一粒沙子。
       面对你,我的祖国,我的母亲,我们要尽一个子女的责任、义务来保卫她,关心、爱护、支持她.......面对她,我的言语笔墨或许显得苍白无力,但是我是用心是感受,用心去诉说,用心去描绘的。站在她的身边,我没有任何要求,我只想说,这是一种美好,这是一种幸福,这是一种深深地思念......

 
作者介绍:
     张振峰,笔名鲁峰,系中国民进会员,民进山东省委省直新闻支部委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发起人,山东省爱国追教育促进会发起人之一,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名誉会员,现为《诚信山东》杂志编辑部副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网主编。
     近年来,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三联生活周刊》、《齐鲁晚报》、《济南时报》、《济南日报》、《新晨报》、《中国产经新闻报》、《半月谈》、《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环境报》、《都市女报》《中国食品安全报》、《瞭望东方周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山东青年作家》等几十家国家中央及地方媒体以及凤凰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大众网、齐鲁网、天山网等国内主要新闻网站发表新闻作品数十万字,编辑各类文学,新闻稿件数百余万字。近年来发表若干诗歌、散文等,有若干诗歌入各种选诗歌选集。

(责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主管单位: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 《教育博览》编辑部主办 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协办 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指导
联系电话:0531--82816922 投稿邮箱:z1z2f3@sina.com
主编微信
凡本网注明“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齐鲁文化教育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