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齐鲁文化教育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文化新闻 教育新闻
领导访谈 执教心得
校园活动 名师在线
法制教育 高校新闻
中学新闻 政策解读
法治文化 交通文化
安全生产 美食文化 生态文化
健康教育 招商文化 金融文化
诗歌散文 旅游天下 科技文化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课堂内外 书画艺术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名人 >

我与宪法的故事|许小军:坚定法律信念,坚守法治精神

时间: 2022-12-24 15:33 作者: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 来源:说法面对面头条号 点击:

编者按:

2022年12月4日,我国将迎来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和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有那么一群整日与法律打交道的律师们,透过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他们更清楚地看到宪法的温度和意义。在国家宪法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和宪法的故事。

坚决拥护宪法,坚定法律信念,坚守法治精神

“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律师,我们要遵守宪法和法律。每次身着律师袍,坐在法庭辩护人(代理人)席上,依法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而宣读代理意见时,心中总是会想起自己执业宣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忠实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执业为民,依法从业,勤勉敬业,诚信廉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也正是这样的宣誓增强了我的使命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也让我更加努力地办好每一件案子。” 许小军律师说。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于如何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作为律师,我在依法代理案件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时,都必须要紧紧围绕着公平正义。”许小军说。

在今年上半年,一起看似简单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由于刑事案件被告人因为邻里纠纷把邻居给打成重伤,在刑事侦查过程中,被告人提供了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侦查机关通过湘雅附三医院的司法鉴定认定被告人在本案中实施危害行为时为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同时受害人也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并追加了被告人68岁的老父亲作为监护人要求对民事赔偿承担连带责任。一审法院判决68岁的被告人父亲向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的民事责任。收到判决书后,老父亲感觉到受害人虽然是被自己的儿子打伤,但儿子有家室、有财产应当自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怎么自己在古来稀的年纪还来背负这样的法律责任心中总是不平,于是委托了许律师办理案件上诉。

面对委托人信任,许小军通过研习案卷材料,从判决书中认定的事实、程序运用上进行剖析,形成了书面的代理意见向二审法院提交,最终成功将案件发回重审。

坚定践行宪法,坚持法治宣传

宪法既像一个大家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像一棵大树的根基,其他法律都是宪法这棵树的枝干、枝叶。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把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落到实处,在工作之外,许小军会把日常工作中所办理、咨询的案件写成通俗易懂的普法案例,依托“许小军说法”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向公众普法,诸多的普法文章得到了广大媒体、政法部门的公众号的刊发和转载。

近两年,衡阳市蒸湘区的“一村一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属地律师,许小军积极响应,率领团队律师先后服务了对口的3个社区。他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直接参与调处邻里矛盾、物业服务纠纷、举办各类培训班和法治讲座,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许小军回忆,“有一次在顾问社区的某小区里就出现了高空抛物、乱扔垃圾的情况,经过物业反复提醒,但收效甚微。得知此事后,许小军经过与社区领导商议,将所有居民约到一起,联合物业、社区民警结合民法典给居民详细讲解高空抛物的危害及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讲解融情于法寓理于事。大家纷纷谈了自己对高空抛物的认识,自那次之后,小区再没有发生过高空抛物扔垃圾的行为。”

 

作为连续两届被衡阳市人民检察院聘任人民监督员的许小军,他在一次受邀参与检察听证过程中,得知因为2个未成年嫌疑人是因为家庭离异或者长期留守而走向犯罪道路,听证过程中,除了给出法律专业建议外,还结合未成年犯罪问题研究经验,向旁听的教师、家属特别提醒需要重点关注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防范因为家庭变故而使孩子误入歧途、毁掉美好人生。

寄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身为法律人责无旁贷。我们身负‘人民律师’的荣光,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人民律师为人民,以对宪法法律之信仰,担当维护公平正义之使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许小军还说,宪法是我作为一个法律人追求“法治社会”的信仰基石。在我心中,宪法之所在,即信念之所在。(文/金柯)

(责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主管单位:山东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 《教育博览》编辑部主办 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协办 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指导
联系电话:0531--82816922 投稿邮箱:z1z2f3@sina.com
主编微信
凡本网注明“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齐鲁文化教育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齐鲁文化教育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