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齐鲁文化教育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文化新闻 教育新闻
领导访谈 执教心得
校园活动 名师在线
法制教育 高校新闻
中学新闻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交通执法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招商引资 金融财经
诗歌散文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课堂内外 书画艺术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今天: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诗歌散文 >

绚丽秋色醉人心(外一篇)

时间: 2021-12-13 09:38 作者:四川省乐山市 荣光友 来源:《齐都文学》 点击:

£
在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辽阔无垠的山川田野处处都洋溢着气势磅礴的丰收景象:玉米呲牙咧嘴憨厚地微笑,高粱红光满面地摇头晃脑,最为扣人心弦的是那一块又一块宽大无比的稻田里的稻穗,那真是金灿灿的黄,黄灿灿的金啊!它们铺天盖地壮丽豪放,恨不得一下子将自己一直铺展到天际。如果用“宏伟辽阔”、“震撼人心”等词语来形容它们的话,那是恰如其分的。这些玉米、高粱和稻穗,既是土地田野的丰厚产物,同时也是农民兄弟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并且彰显了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注入到了农民的脸上,农民们的脸上绽放出了一朵朵甜蜜幸福、满足得意的微笑。这种力量注入到大千世界,于是大千世界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无穷力量!
金秋时节是硕果累累的季节,果园里浓香飘荡令人陶醉。鲜红的大苹果用它们圆圆的脸蛋儿,冲着人们点头微笑。黄澄澄的梨子把树枝压弯了腰,挂在树上像一只只金色的小灯笼。葡萄也熟了,尤如大串大串的珠宝挂在藤上,令人垂涎欲滴。还有黄澄澄的橙子、桔子,葫芦似的柚子,红彤彤的柿子等,把果园装点得绚丽多姿。当一个个果园的果子都成熟了的时候,农民兄弟姐妹们都忙碌着采摘丰收果实,并联系经销商将它们送到千家万户,把人们的生活啊,烹调的更为脍炙人口、甜蜜欢畅。
人们酷爱春天的莺飞草长,百花齐放,同时也喜爱秋天的花卉别具一格,热情奔放:一树树的桂花芳香四溢,纵情绽放。一丛丛白色、黄色、粉红色的菊花,用冲天的香味儿彰显它们的激情昂扬心花怒放……但是,秋天毕竟是秋天,当日子走进到深秋之时,漫山遍野的草木逐渐丢失了青翠的色彩,草木枯黃,好景不再,柳树、槐树等逐渐被秋风摘去了树叶,变成了“光杆司令”。但是,面对深秋的折磨,银杏树将满身的树叶“煅烧”成了坚忍不拔的“黄金”形象,即使是落叶满地,那也是黄金遍地。更有那大片大片的枫树林,面对秋风的折磨和秋雨的冲刷,奋不顾身地“熊熊燃烧”成了灿烂的红霞。它们烧得无所畏惧,烧得淋漓尽致,烧得势不可挡。这是枫叶们告别时的抒情,谢幕时的豪放!当然,并非所有的树木都与深秋一起凋谢零落。不信你瞧:松树和柏树,还包括我们四川南部所在地的大榕树和翠竹林,它们不怕秋风劲吹,不怕寒霜横扫,松树、柏树、榕树和翠竹,依然翠绿,依然挺拔,亮丽风光,英勇顽强。
一叶知秋,秋色斑斓。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自然更替,规律使然。秋色秋味,意境姿态,让人陶醉,令人遐想。春华秋实,昭示着成熟生命的深沉与豁达,赋予人们智慧与达观的人生态度。的确,秋景秋韵,给人启迪,给人力量,激励人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积极努力,向善向上,奋发图强!
 
         边塞诗里的美好记忆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我,从小学高年级起就爱看《林海雪原》《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小说、散文,羡慕军人,向往参军。1974年,我终于有幸应征入伍,在西北边防某部队当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也许是身处边防军营,容易与边塞诗产生强烈的共鸣吧,从新兵集训时起,我就如痴如醉地爱上了边塞诗。但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出版萧条,书刊缺乏,书店里根本就买不到唐诗、边塞诗等类书籍。在我们部队里,喜欢边塞诗的战友,一般都是千方百计地借阅有关书籍,将边塞诗摘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闲暇时,再拿出来看一看,品一品。我这个资历尚浅的“后来者”当然也不例外,四处借书摘抄,有时还借别人的摘抄本来再转抄。
一个星期天,在摘抄了两首诗歌及注释后,余兴未了的我,竟然用毛笔醮着墨水,在一张16开的白纸上,用楷书抄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臥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正当我用挑剔的目光打量自己写的字体时,我们连指导员张树新正好来班里串门,他仔细地看了看我抄录的诗篇,赞叹道:“诗好,字也好。”停顿了一下,他又问我:“这是谁的诗?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我张口即答:“这是王翰的《凉州词》,表达了即将开赴前线的将士们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慨!”
指导员对我的回答点头赞许,他还留下来继续与我聊天:聊唐诗,聊高适、岑参、李益等边塞诗人。在聊天中我发现:张指导员其实是一个“段位”特高的边塞诗派的粉丝,值得我学习。更为出人意料的是,过了几天,指导员竟然来到我们班,将一本纸张发黄、封面封底用信封纸打了好几块“补钉”的《唐诗300首》借给我看。这让我喜出望外。
有了《唐诗300首》,在业余时间阅读和摘抄就方便多了,学习效果也相应提高。通过深度阅读,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唐代边塞诗人特别擅长描写边塞的征战生活,他们从大漠、烽烟、鞍马、弓刀等着手,抒写了大量反映边塞将士精神风貌的佳作,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尤如雄浑的鼙鼓,一声声擂得历史都热血沸腾了:
如,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又如,卢纶在《塞下曲》中写道:“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上述诗作充满了气势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从军报国和建功立业,抒发豪情壮志。因此,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强烈共鸣。
自然,在边塞诗中,既有雄奇壮美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有英勇无畏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同时还有悲壮惋伤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以及委婉清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等等。
尽管在边塞诗篇中交织着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矛盾以及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的矛盾等,而且艺术风格也很不相同,但是,雄浑激昂、饱含正气、血气和豪气的战斗精神始终是边塞诗派的主旋律,令人百读不厌!
令人爱不释手的边塞诗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提高了文学素养,激励我积极投入到部队组织的军训、执勤和抢险救灾等各项任务中去,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部队嘉奖。我还积极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我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散见于有关报刊杂志。即使是在退伍以后,在峨眉山盐化集团等工作的数十年里,我都用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阳刚正气地工作生活。2013年退休以后,我继续坚持创作,先后发表了《李苦乐的军旅生涯》等60多篇小说散文等,有的作品还被评为优秀作品。
总之,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不仅能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品读中咀嚼到浓郁的尚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穿越千年的边塞将士的优秀品质,并且还将转化为扣人心弦,催人奋进,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强劲的正能量!因此,作为中华民族文学瑰宝的边塞诗派之精神,值得我们很好地品读传承和大力弘扬!
我会将边塞诗的阅读进行到底。
(荣光友:男,汉族,1953年5月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1971年被招工到五通桥盐厂工作,1974年参军,在西北某军区部队服兵役,退伍后,先后在峨眉山盐化集团、和邦集团工作,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成人教育大学文化,2013年6月退休。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从事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有关报刊杂志。最近几年,先后在《北京文学》《望月文学》《沫水》《成都商报》等发表小说、散文、评论等60多篇。现为《望月文学》特约作家。)

(责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

上一篇:翩翩
下一篇:走马夏津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教授为西财95岁华诞拍 【题记】今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教育博览》编辑部主办 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协办 山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指导 民进山东省委新闻支部指导
联系电话:0531--82816922 投稿邮箱:z1z2f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