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论 常读常新
——2024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山东潍坊)主旨演讲学记
民进潍坊市委会 刘泉优
人间四月,丽日潍州,风和水暖,鸢飞云天。2024年4月25日至26日,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鸢都潍坊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由主旨演讲和专题研讨两部分组成,“教育强国建设和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本次论坛主题。教育论坛虽告一段落,教育思考与行程却一直在路上。会后10多天里,自己时常摒弃杂念,借助论坛录音和现场笔记,多次聆听研读,重温论坛的闳约深美和高远立意。
本文以民进山东省委、民进潍坊市委的领导致辞和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张志勇主任的主旨演讲为学习内容;专题研讨环节,他篇再述。写此文,一是致敬民进人的担当与使命,二是学习教育前辈“胸怀天下、至诚爱国”的“大先生”修为,三是传承论坛主题精神,以期常读常新,与教育同道更好地教书育人,助推教育强国建设和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
同时,向与会领导和嘉宾介绍了民进和民进潍坊市委会相关情况。
关于“教育强国建设”,这是写进二十大报告的。在二十大召开之前,习总书记在一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一个专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二十大报告把教育强国作为2035年的发展目标,到2035年把我们国家建成教育强国。在国家层面,就是落实“十四五”时提出的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这一目标的提出,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来说,就起到一个凝聚汇聚力量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衡量现实的作用。在这个目标下开展工作,离2035年教育强国目标,还有十一年的时间。
从大的方面讲,贯彻内涵发展,具体讲,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内涵发展落实到高等教育。现在教育进行改革主要是重在师资、教师、实践项目这些方面。这是第二个转变。
第三个转变,教育力量的发挥,学校、家长、社会、网络等各种教育力量由各自为战、分散发挥到协同育人。
先生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走向主讲台,一句朴素的话语开启了他的演讲,“到了这个现场,确实是触景生情啊!”
先生说,离开山东四年半了!四年半前,挥挥衣袖,没有带走半片云彩!但是,却带走了齐鲁教育人的深情厚谊,带走了和我们教育界的朋友们共同奋斗留下的那些永久瞬间,带走了和我们民进教育界的朋友们一起奋进的深情厚谊!
听到这里,自己也不免心潮澎湃。以前,有几次到民进省委参加活动,还见到过先生,岁月改变,教育家的风范却依旧!接下来的文字,以先生的语气来记录表达——
今天呢,我又回来了。大家可能还记得,我走的时候留下那篇离别。今天能再次和大家共叙友情、共话教育,这是一件何等荣幸的事情、何等幸福的事情。尽管我们对今天的教育,大家都有种种的不满意,只要我们不沉沦,只要我们不沉默,用我们一颗又一颗赤诚的心,用我们的家国情怀去唤醒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教育的天空总会一天天变得明亮起来,用我们一抹一抹明亮的光,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汇聚成喷薄而出的朝阳,(会场师友喊到:照耀大地!)
先生说,郭永军主委是他的战友,做秘书长做了很多年,先生做副主委也做了很多年。这次论坛给了一个题目,让先生讲一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背景,为什么要建立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高质量基础教育的本质到底有哪些特征?我们如何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
先生围绕这几个话题,给大家做分享。第一个,谈一谈背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提出背景,从哪一天开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要求。
为什么我们要开启一个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先生说,提出的背景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
总书记一直在讲“什么叫高质量”?高质量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是方方面面都要追求高质量。什么叫高质量?高质量就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有没有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从教育来讲,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我们的基础教育从学前到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的普及水平,都已经居于世界发达国家或者中等水平,或者是发达国家的中下水平。在这样一个条件背景之下,我们的教育不再是解决有没有学上的问题,而是解决有没有好学校上的问题。这个问题说明教育的根本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个,教育发展的时代发生了根本变化。
大家今天都在说,我们进入一个人工智能时代,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什么叫第四次工业革命?先生说,全国政协正在研究如何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最近到华为北京研究院、科大讯飞北京总部,又到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是朱松纯先生主持的,朱先生从美国回来,回国后现在全力以赴做人工智能的突破。当看了科大讯飞很多教育场景的应用,例如备课系统,看后大吃一惊。例如我们要教毛主席《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课文,课程资源备课环节,“秒达”给你做出一个课程资源单来,然后做一个课件给你。这个课件资源够不够,自己要提问,给系统提出问题提出改进,马上再给你一版。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社会的时代不确定性,技术的“两面性”,人类社会、经济、职业生活的非组织化;很多人都开始在家办公,没有了单位的概念,即使有单位单位也成了虚拟的。这样一个经济社会职业生活的非组织化,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会不会发生深刻变化?
在讨论教育方针要不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法的时候,先生在教育部说,“虚拟世界越发达,现实世界越可贵”。人类的现实生活、人与人的交往、劳动生产协作更加重要了。因为虚拟化和智能化在大量地挤压你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实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为什么现在孩子的社会成熟度低呢?因为他没有社会生活,没有交往啊!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化社会、技术的两面性,人类的这种两面性,还有一个我们的知识和经验的传播方式。今天人人都是自媒体,大家都能看到大量的、海量的信息,哪些是真的?哪里是真相?人的批判性、独立性的能力,需要加大培养。在这样一个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目标呢?人类教育的主要矛盾和任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际上,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人的创造性培养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德行成长,人的道德、情感成了教育的重要目标。
先生给大家讲,在思考一个问题——“电子父母”,就是你身边母亲父亲“太可恶了、不可爱”,要找个“电子父母”。人类的伦理世界,我们是不是要真的颠覆掉了。道德危机,还有人类如何驾驭他的智慧?所以,先生提出了,在未来人类教育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知识技能的教育将让位于德育德性的培养、情感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是我们未来教育的主要任务。
第三个背景,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教育发展的使命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不再是改革开放时的普及教育,培养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守纪律的劳动者大军。今天,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说到家一句话,不就是“东升西降”吗!不就是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衰落吗!美国人承认吗?它这个“老大”为什么要让你给取代呢?它在掐你的脖子,不光掐你的高技术脖子,还要掐你的低端制造业市场。
我们如何来培养人才?在党的二十大上,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我们的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突破靠谁呢?靠我们,必须要加速。教育为什么要“立德树人”呢?把个人的命运融入党和国家、祖国的命运里边、民族的命运当中去。我们现在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高教育科技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先生说,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概括为六个方面。
第一,人民性,教育的公平。
中国式现代化是面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样的一个现代化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为支撑,是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所以,我们总书记为什么要讲要“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教育。2021年国务院研究室委托我这个团队做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和实施路径的研究,我们已经出了这本书了——《面向2035的教育强国建设》。我们看教育强国的指数,从经合组织、世界银行,包括美国中情局,他们做的发达国家的目录,我们从这3个体系里边找出了有交集的31个世界发达国家,加上俄罗斯和中国共33个国家。我们的教育公平指数最低,其中6个指数我们在33个国家里面排到了31位了,合理公平吗?
第二,现代性,就是看一个教育体系的科学水平。
从教育特质看,从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到教育教学形态、教育方式方法,基础教育更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更加突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开放创新为动力,还有尊重规律,依靠科学的水平。
第三,包容性,教育的生态。
大家看,什么叫生态?你要看大自然,你总不能说都是一样高的树吧!人类现代文明的教育是极其包容和多样的。在基础教育阶段,世界这么多年在强调“全纳的教育”,而不是搞分类的分流教育。我们再讲社会性,人的社会性培养不是在一个多元的生态里面,怎么样搞社会性培养?我特别希望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是让不同的儿童实现在一块共同学习、共同发展。我们希望在高中教育阶段,组织教育的融合发展,所有儿童的差异化发展,每个儿童的卓越发展。每个儿童的卓越发展就是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在这样一个多样共生的教育生态里面,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独立的发展的个性,人格的平等的发展权,都有给他提供适合教育的权利,享受这样的权利,实现不同禀赋的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适合的就是卓越的。
第四,法治性,教育的秩序。
先生说,谈到这个问题,心中感慨万千啊!为了推动规范办学费尽了心血,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为此头发都白了!先生在中国政协第八期发出一篇文章,以政务机关转型为迁移,加快重构教育生态。我们现在教育有规矩吗?凭什么我们法定的工作时间、法定的国家课程方案,为什么不断的在扩张!凭什么把教育的空间、学校教育扩展到周六,扩展到节假日,扩展到寒暑假!为什么这么干?破坏了教育边界的时候,这个竞争是没有制度约束的。
先生说,受中央统战部委派到西班牙学习的时候,有一天,先生问西班牙人,为什么烧我们温州人的鞋店?他说你们温州人,你们经商没有规矩,我们上午九点开门,你们彻夜开门;我们休息,你们不休息,你们这是一种无规则的秩序、无秩序的竞争。从教育运行看,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自身运行,必须接受教育制度的规制。只有接受现有教育制度的规范,基础教育才有就健康发展的环境。
第五,民主性,教育的活力资源。
然而,从现在高质量教育来看,每一个教育机构,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是具有高度自组织特性的教育有机体。什么叫自主性特性?不用外力天天敲打,他有自己的追求目标,还有共同的契约,还有共同的团队精神。我们的教育,共同目标和共同契约是什么?是我们为了共同利益制定的!我们的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得到高度的尊重,创造的活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第六,全面性,教育的质量。
从质量的维度看高质教育体系,教育是对人的解放。我们说从高质量的角度来讲,要让人人得到高质量的发展,物质的基础是生命健康的发展,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这就是身体和心理的物质的基础。
先生说我们的教育要守住三条底线:第一条就是身体健康,第二条是心理健康,第三条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在身体健康之上,但是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高质量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不是让有的人德智体美劳得到一样高度的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社会性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希望得到有差别化的、潜能方向的个性发展。这五个里面可能有一个要得到高度的个性发展。最后,是高质量的发展,也是人的最重要体现的是人的创造性的发展,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得到发展。这是先生讲的第二个问题。
先生提醒大家,要走出基础教育自我感觉良好的陷阱。我国的基础教育有三个问题。第一个,学习效率不高。我们是苦干多得的典型,西方发达的教育体是少干多得的典型。苦干得来的,挤压了其他的学习空间,所以道德的、情感的、创造力的发展、社会性成熟的发展得到挤压了。
第二个问题,学生发展的幸福感不高。没有兴趣,没有积极的情绪,没有积极的情感反应的学习与发展。第三个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呢?包括四部分:一是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体系;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三是知行合一的育人体系;四是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
第一,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体系。
从我们的校长到老师们,我们要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教育目标的体系。第一层面,还是要深刻地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有三次与时俱进。首次毛主席提出来了德智体,1957年提的;到了1994年,加了美育;2018年加了劳动教育。这是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一定要深刻地把握党的教育方针。这一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就是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第二个层面,就是“时代新人”。
培养时代新人,现在纳入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新教材今年秋季开始执行,培养时代新人是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时代新人指什么呢?有理想。有理想要解决三个问题,解决孩子的政治认同、价值追求和人生志向问题。有本领,就是孩子们在这6个方面会学习、会劳动、会审美、会创造、会健身、会生活。有担当,就是孩子在四个维度上有能力处理好自我的关系,个人要有一个良好的个人品格,要有社会责任感,要能够维护国家利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也要担当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第三个层面,是课程核心素养。
确立课程素养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从过去的学科本位走向儿童本位,从学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学会做题到学会做事。整个教学的重心从教知识转向培养能力,整个教学方法,从学习做题转向学会做事,这就是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的新的教学要求、教育要求。
第二,我们必须要建构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有个性培养的课程体系。
我们的课程体系,德智体美劳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很多校长没有认真读过课程方案。教师读课程方案不多,大家都关注这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你知不知道国家规定每个学科在整个课程方案里面的定位吗?他们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协同育人的关系?每一个老师都必须深刻的去理解整个国家的课程方案。我们所有的国家课程都是基础课程、通识课程,这就是全面发展的课程保障。在这个基础上,要进行学科孩子个性的拓展性学习。
我们整个课程体系,已经给个性发展的课时供给指出了一个方向。先生说,希望大家把握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叫坚定不移的五育并举。
什么叫五育并举?把大纲课程方案规定的国家课程必须开齐,不能够把考试科目无限的扩张,把德育、劳动、美育、体育给你打折。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学习的个性领域,进行个性的成长课程供给。
第二个,就是知行合一的育人体系。
我们现在还在延续两个世纪之前的教学方式,就是讲授式。今天,世界现代教育都是问题和项目为导向的学习。必修课必须开齐,选修课的大量供给,然后还有一个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从讲练学习走向活动建构,要在这4个方面的统一当中寻求育人方式变革。(略掉了,时间问题)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点,教育哲学的革命叫作“得其大者兼其小”,什么意思?现在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几乎都处于低阶学习,就是记忆的、理解的简单应用。我们试图通过这个低阶的思维含量学习来培养分析的、评价的创造的能力,这是缘木求鱼的。现在必须用高阶学习带动知识体系的掌握,这是中国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怎么办呢?就是刚才讲的,用问题和项目来带动学习。联合国倡导三种学习方式,任务驱动的、问题探究的,还有问题解决的服务学习。
第三,我们希望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
学校教育是解决学科问题的,学业质量、学科学习当然是在学校的任务。家庭是生活教育、品德教育的主战场。家庭不能够把学校教育的任务回到家庭里面去干,那么也不能够把学校任务外溢到社会。社会是实践教育。真正的协同育人是什么呢?学校里的学科教育、家庭里的生活教育和社会的实践教育协同。学科概念的理解,都需要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的支撑。所以,我在这里提倡“家校社”需要协同育人,必须要解决理念一致的问题,功能互补的问题,环境同步的问题,因材施教、和谐发展的问题。素养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要有评价观的转变。教育评价不是不重要,考试的功能异化了,天天用排名去“激励孩子”,有时是撕破孩子的脸皮给孩子以尊严的伤害。我们要回到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讲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唤醒、引领和激励。所以我主张三个转向: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分数排名转向学习行为的改进;对于教师的评价,从用考试成绩评价教师转向评价什么?教师的教学水平,育人水平;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转向什么?转向学校的办学水平的评价。
评价的目标,从关注知识到表现。用什么表现来评价素养?用他掌握了知识的技能的办事的能力来评价素养。考试的问题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素养。我们还要深化招生改革。最后,要有一个现代教育的治理体系来保障高质量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依法治教,要有一个现代的教育治理体系,要有一个现代学校制度,还有治理的路径。
首先是三个转变。我们教育发展的根本矛盾变了,我们的时代变了,我们教育发展的使命变了。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那么,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本质特征呢?张主任围绕着人民性、现代性、包容性、法制性、民主性、全面性这几个关键词来展开。全面的展开什么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思考,然后又给我们介绍了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教育,体系的构成从目标、教育方式的转变协同育人,到最后教育的评价。首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清晰的、条理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对教育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进行理论的把握,提高我们理论自觉。
(责任编辑:齐鲁文化教育网编辑部)